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35070 |
R24/123 |
在架 |
开阳县图书馆 |
开阳县图书馆 |
中文书库 |
|
CNY28.00 |
CNY28.00 |
2002-08-16 |
登录
|
035071 |
R24/123 |
在架 |
开阳县图书馆 |
开阳县图书馆 |
中文书库 |
|
CNY28.00 |
CNY28.00 |
2002-08-16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116012352
005 __ 20160516012352.0
010 __ ■a978-7-5023-5948-5■dCNY28.00
100 __ ■a20080718d2008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2GB226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医古今误案评析■Azhong yi gu jin wu an ping xi■f陈平,宋振江,贾正平主编
210 __ ■a北京■c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d2008
215 __ ■a462■d21cm
327 0_ ■a总 论■a第一章 中医误案的分类■a第一节 中医误诊导致的误案■a第二节 中医误治导致的误案■a第二章 中医误案形成的原因■a第一节 病人方面的原因■a第二节 医者方面的原因■a第三节 中医学本身的原因■a第三章 中医误案中常见的诊断失误■a第一节 中医误案中的诊法失误■a第二节 中医误案中的辨证失误■a第四章 中医误案常见的治疗失误■a第一节 中医误案中的治疗决策性失误■a第二节 中医误案中的治法失误■a第五章 防止中医误案产生的措施■a第一节 不断加强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a第二节 防止中医误案产生的经验与做法■a第三节 避免中医误案产生的几点思考■a各 论■a第一章 内科误案■a第一节 感冒■a第二节 咳嗽■a第三节 哮喘■a第四节 肺痨■a第五节 心悸■a第六节 胸痹■a第七节 不寐■a第八节 厥证■a第九节 郁病■a第十节 癫、狂、痫病■a第十一节 胃脘痛■a第十二节 噎膈■a第十三节 呕吐■a第十四节 呃逆■a第十五节 泄泻■a第十六节 痢疾■a第十七节 腹痛■a第十八节 便秘■a第十九节 黄疸■a第二十节 胁痛■a第二十一节 臌胀■a第二十二节 瘕瘕(积聚)■a第二十三节 中风■a第二十四节 头痛■a第二十五节 眩晕■a第二十六节 水肿■a第二十七节 淋证■a第二十八节 癃闭■a第二十九节 腰痛■a第三十节 遗精■a第三十一节 阳痿■a第三十二节 痹证■a第三十三节 痿证■a第三十四节 消渴■a第三千五节 内伤发热■a第三十六节 虚劳■a第三十七节 汗证■a第三十八节 血证■a第三十九节 暑温■a第四十节 湿温■a第四十一节 疟疾■a第二章 妇科误案■a第一节 月经过多■a第二节 痛经■a第三节 闭经■a第四节 崩漏■a第五节 月经前后诸证■a第六节 带下病■a第七节 妊娠恶阻■a第八节 产后发热■a第三章 儿科误案■a第一节 小儿感冒■a第二节 小儿咳嗽■a第三节 肺炎喘嗽■a第四节 小儿麻疹■a第五节 小儿呕吐■a第六节 小儿泄泻■a第七节 小儿痫病■a第八节 疳病■a第四章 五官科误案■a第一节 耳鸣、耳聋■a第二节 失音■a第三节 牙痛■a第四节 目疾■a第五章 外科误案■a第一节 疮疡■a第二节 风疹、隐疹
330 __ ■a本书意在选取古今中医临床误治案例,逐案进行评析,以资临床借鉴。其遴选标准:一是医案尽量出自中医名家;二是医案必须有复诊情况及对误治进行纠正的情况,是能够判断治疗效果的案例。全书共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从中医误案的分类、中医误案形成的原因、中医误案中常见的诊断失误、中医误案常见的治疗失误、防止中医误案产生的措施5方面进行分类编写。各论按内、外、妇、儿及五官科的中医病名进行分类编写。
606 0_ ■a中国医药学
606 0_ ■a中医学
690 __ ■aR2■v4
701 _0 ■a陈平■Achen ping■4主编
701 _0 ■a宋振江■Asong zhen jiang■4主编
701 _0 ■a贾正平■Ajia zheng ping■4主编
801 _0 ■aCN■bKYLIB■c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