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17000513 |
I207/1 |
在架 |
禾丰分馆 |
禾丰分馆 |
禾丰分馆书库 |
|
CNY30.00 |
CNY30.00 |
2017-06-21 |
登录
|
17003130 |
I207/1 |
在架 |
禾丰分馆 |
禾丰分馆 |
禾丰分馆书库 |
|
CNY30.00 |
CNY30.00 |
2017-06-21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oam2
001 __ 000018659
005 __ 20100713045017.0
010 __ ■a978-7-80752-307-9■b精装■dCNY30.00
100 __ ■a20091211d2009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5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后期“西昆派”研究■9hou qi“xi kun pai”yan jiu■f段莉萍著
210 __ ■a成都■c巴蜀书社■d2009
215 __ ■a360页■d21cm
225 2_ ■a跨文明对话书系
300 __ ■a西南交通大学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330 __ ■a本书共七章,前三章论述了“后期西昆派”的由来,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并概述了前期“西昆派”,从较宏观的视角阐明“西昆体”、前期“西昆派”和后期“西昆派”的来龙去脉。后四章则是对后期“西昆派”诗人的分组论述。
461 _0 ■12001 ■a跨文明对话书系
606 0_ ■a西昆体■x文学研究■y两宋时代■j中国
606 0_ ■a西昆体
606 0_ ■a文学研究
690 __ ■aI207■v4
701 _0 ■a段莉萍■9duan li ping■c(女)■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