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64608 |
C52/15 |
在架 |
开阳县图书馆 |
开阳县图书馆 |
中文书库 |
|
CNY58.00 |
CNY58.00 |
2023-01-07 |
登录
|
064609 |
C52/15 |
在架 |
开阳县图书馆 |
开阳县图书馆 |
中文书库 |
|
CNY58.00 |
CNY58.00 |
2023-01-07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00120634
005 __ 20230107083723.5
010 __ ■a978-7-5511-6025-4■dCNY58.00
049 __ ■aA330300WZL■bUCS01011445520■c2005668753
100 __ ■a20220805d2022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3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人与经典■9ren yu jing dian■i中庸■b专著■f爱新觉罗·毓鋆讲述■g陈整理
210 __ ■a石家庄■c花山文艺出版社■d2022
215 __ ■a243页■d21cm
225 1_ ■a道善人文经典文库■i人与经典文库
300 __ ■a毓老师书院讲经笔记系列 道善 导读·精讲·语译
330 __ ■a本书根据毓老师课堂讲授《中庸》及其他相关内容整理而成。《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儒家经典之一,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605 __ ■a《中庸》■x研究
606 0_ ■a社会科学■x文集
606 0_ ■a儒家
690 __ ■aC52■v5
690 __ ■aB222.15■v5
701 _0 ■c(满)■a爱新觉罗·毓鋆■9ai xin jue luo·yu yun■f(1906-2011)■3UCS10001383546■4讲述
702 _0 ■a陈■3UCS10002067497■9chen jiong■4整理
801 _2 ■aCN■bA330300WZL ■c20220808
801 _0 ■aCN■bWT■c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