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20000644 |
I206/4 |
在架 |
城市书房 |
城市书房 |
中文书库 |
|
CNY45.00 |
CNY45.00 |
2024-11-20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08002567
005 __ 20241120044955.5
010 __ ■a978-7-5171-1885-5■dCNY45.00
049 __ ■aA330000ZJL■bUCS01008002567■c2874471
100 __ ■a20160713d2016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访落集■9fang luo ji■b专著■e文学史“通三统”二编■f刘涛著
210 __ ■a北京■c中国言实出版社■d2016
215 __ ■a247页■d21cm
300 __ ■a青年学者文库 13 文学批评系列
330 __ ■a本书作者刘涛抓住了文学与社会这一核心关系,以评论家“激浊扬清、褒贬优劣”的客观态度,从思潮、作品、批评和对话四个方面,讨论清末至今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通过文本细读,深入而透彻地解读了社会各个时期不同的文学表征方式及其社会意义。
517 1_ ■a文学史“通三统”二编■9wen xue shi“tong san tong”er bian
606 0_ ■a中国文学■x当代文学■x文学评论■j文集
690 __ ■aI206■v5
701 _0 ■a刘涛■9liu tao■f(1982-)■4著
801 _0 ■aCN■b老曹■c20241120
905 __ ■dI206■e4■f1■sI206/4■S0235■ZL686
909 __ ■b20000644■c45.00■xI206/4■i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