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1001711 |
A84/4 |
分编 |
云开街道分馆 |
云开街道分馆 |
云开街道分馆书库 |
|
CNY20.00 |
CNY20.00 |
2017-06-04 |
登录
|
18004483 |
A84/1 |
分编 |
金中分馆 |
金中分馆 |
金中分馆书库 |
|
CNY20.00 |
CNY20.00 |
2017-06-02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00032512
005 __ 20100712202147.0
010 __ ■a978-7-01-007056-8■dCNY 20.00
100 __ ■a20080623d2008 em y0chiy011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110000■2GB226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为政治立法■9wei zheng zhi li fa■e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f王秀华,程瑞山著
210 __ ■a北京■c人民出版社■d2008.05
215 __ ■a296页■d21cm
327 0_ ■a导论:伦理之于政治■a一、“政治伦理”及“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a二、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a三、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的走向■a第一章 平等的正义:政治伦理的理想之维■a一、毛泽东的价值变革与理想追求■a二、毛泽东的平等正义与中国传统的均平正义■a三、毛泽东的平等正义与资产阶级的公平正义■a第二章 为人民服务:政治伦理的现实尺度■a一、正当性与政治■a二、为人民服务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正当性■a三、从奴隶到主人:毛泽东的人民概念及其伦理性变革■a第三章 集体与个人的辩证:政治制度中的伦理准则(一)■a一、政治生活中的“集体”与“个人”■a二、毛泽东集体主义的思想内涵■a三、毛泽东反对个人主义的特殊内涵■a第四章 道义与功利的统一:政治制度中的伦理准则(二)■a一、毛泽东对传统义利观的重新思考■a二、毛泽东义利观的实质■a三、功利与道义的统一与偏离■a第五章 冲突与和谐的变奏:政治制度中的伦理准则(三)■a一、毛泽东的冲突论■a二、毛泽东的和谐观■a三、冲突,还是和谐?■a第六章 德治与法治的权量:政治中的制度设置■a一、毛泽东对道德与法律在政治生活中的不同定位■a二、毛泽东对人性的看法■a三、毛泽东新德治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a第七章 美德与人格的设计:革命者的公民道德■a一、主体觉醒与身份转换■a二、革命人格设计■a三、革命美德典范■a第八章 意图与责任的追问:政治家的职业伦理■a一、政治家的职业伦理资源■a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职业政治家的意图伦理■a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职业政治家的责任伦理■a四、在意图伦理与责任伦理之间■a第九章 革命伦理及其转型■a一、“革命”及“革命伦理”■a二、革命伦理的继承价值■a三、向执政伦理转型■a第十章 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继承与发展■a一、在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a二、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实现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a三、在经受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考验中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a参考文献■a后记
330 __ ■a本书是由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授王秀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近通过专家鉴定,结项等级为优秀。该成果集中外毛泽东及政治伦理学研究之所长,也吸收了中外政治伦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选取了政治伦理思想这一视角加以研究。 该成果以价值-制度-主体为三维分析框架,选取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方面、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和研究,包括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论题的形成、意义及方法等前提性问题;毛泽东关于政治的理想追求和现实正当性问题;毛泽东关于政治的制度准则及制度设置方面要处理的四大问题等。 通过对毛泽东这位在中国历史上特殊重要人物政治伦理思想的个案性剖析,有助于当前政治文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现实关切;同时,对于伦理学界逐渐活跃起来的政治伦理学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517 1_ ■a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9mao ze dong zheng zhi lun li si xiang yan jiu
690 __ ■aA84■v4
701 _0 ■a程瑞山■9cheng rui shan■4著
701 _0 ■a王秀华■9wang xiu hua■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