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7000443 |
K203/2 |
在架 |
宅吉分馆 |
宅吉分馆 |
宅吉分馆书库 |
|
CNY75.00 |
CNY75.00 |
2017-06-21 |
登录
|
07004518 |
K203/2 |
在架 |
宅吉分馆 |
宅吉分馆 |
宅吉分馆书库 |
|
CNY75.00 |
CNY75.00 |
2017-06-21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00041578
005 __ 20100713053256.0
010 __ ■a978-7-80752-252-2■b精装■dCNY75.00
100 __ ■a20090504d2008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510000
105 __ ■aa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历史的荒原■9li shi de huang yuan■e古文化的哲学结构■f黄奇逸著
205 __ ■a增订本
210 __ ■a成都■c巴蜀书社■d2008
215 __ ■a986页■c图■d21cm
300 __ ■a鸿荒孤棹 上卷
300 __ ■a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 四川大学“211工程”项目
330 __ ■a本书以全新的眼光讨论了中外古文字的源流、先秦诸子、十三经、上古政治文化等重大问题的流变,并对儒、道的实质,中国与古印度、巴比伦在语言文学、文化、宗教上的关系作了重新认识,对“古史辨”派否定中华民族炎炎赫赫上古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性的批判。
517 1_ ■a古文化的哲学结构■9gu wen hua de zhe xue jie gou
606 0_ ■a文化史■x研究■y古代■j中国
606 0_ ■a哲学史■x研究■y中国■z古代
606 0_ ■a文化史
606 0_ ■a哲学史
690 __ ■aK203■v4
701 _0 ■a黄奇逸■9huang qi yi■f(1950~)■4著
801 _0 ■aCN■b91MARC■c20130904
905 __ ■b07000443,07004518■dK203■e2■v■f2
906 __ ■a75.00■b07000443■fK203/2
906 __ ■a75.00■b07004518■fK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