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条码 |
索书号 |
状态 |
所属分馆 |
所在馆 |
馆藏地点 |
架位号 |
单价 |
套价 |
入库日期 |
操作 |
09007124 |
I206/16 |
在架 |
龙水分馆 |
龙水分馆 |
龙水分馆书库 |
|
CNY36.00 |
CNY36.00 |
2017-06-21 |
登录
|
订购年份 |
验收类型 |
验收期数 |
验收数量 |
验收日期 |
未找到数据 |
000 nam0
001 __ 000039116
005 __ 20100713041805.0
010 __ ■a7-80659-835-9■dCNY36.00
100 __ ■a20060104d2006 em y0chiy50 ea
101 0_ ■achi
102 __ ■aCN■b510000
105 __ ■ay z 000yy
106 __ ■ar
200 1_ ■a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9zhong guo xian dai wen xue de ba shu shi ye■f李怡,肖伟胜主编
210 __ ■a成都■c巴蜀书社■d2006
215 __ ■a287页■d23cm
300 __ ■a重庆市重点社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重庆视野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巴蜀文化中心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四川思想家中心项目“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文学思想比较研究” 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项目
330 __ ■a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有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以巴蜀”看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二是“从中国现代文学”看巴蜀,尤其是看国巴蜀地区的文化。正是以巴蜀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域体验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的发展态势——中国现代文学生存发展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从此有了重大的变化,即从比较集中的中外文化的交融冲突转变为中外文化与中国各地域文化的交融冲突。
606 0_ ■a文学研究■x中国■j现代
606 0_ ■a文学研究
690 __ ■aI206■v4
701 _0 ■a李怡■9li yi■f(1966~)■4主编
701 _0 ■a肖伟胜■9xiao wei sheng■f(1970~)■4主编
801 _0 ■aCN■b91MARC■c20130904